医疗器械创新网

logo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已有账号?
医疗器械创新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

强生医疗苏州基地产能再升级!

日期:2025-07-13
浏览量:2026

近日

强生医疗科技

宣布启动

苏州产业园外科工厂产能升级项目


计划将原位于园区兴浦路的吻合器产线整体迁入长阳街强生医疗科技苏州产业园内,并升级集吻合器、缝线、超声刀等外科手术器材生产于一体的智造集群和供应链基地,聚合资源、高效协同、释放乘数效应,更快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和病患。



图片

外科工厂吻合器产线计划将迁入强生医疗科技苏州产业园内


2019年

强生医疗科技外科工厂

在苏州正式落成

开启了

外科产品中国本土化智造的新篇章

6年来,外科工厂持续升级全球前沿的智能制造技术,逐步构建起覆盖多品类的生产体系——从首条吻合器产线起步,随后相继引入缝线、超声刀等高端产品线,以本土化加速度,快速响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此次将吻合器产线

迁入苏州产业园

强生医疗科技外科工厂

资源整合、能力进阶的关键举措


一方面,通过将分散的产能集中在同一个产业园内,将显著增强产线之间的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生产效率,进而打造数字化、智能化、高效联动的智造集群;


另一方面,有利于联动园内已有的研发、采购、物流与服务等功能,以及灭菌、微生物检测等技术优势,进一步升级更敏捷和灵活的端到端能力,为未来的创新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区外科事业部总经理欧礼文说:“我们苏州产业园外科工厂的成果令人深受鼓舞。从吻合器到缝线,再到超声刀,这些全球领先的外科产品在中国智造,见证了我们外科业务在中国端到端能力的持续跃升。这不仅显著提高了我们对临床需求的响应效率,更是我们助力中国外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承诺,致力于赋能外科术者,推动行业创新与进步,更好地服务中国病患。”



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区供应链副总裁、苏州产业园总经理刘衡海表示:“强生医疗科技苏州产业园自2006年成立至今,已陆续交付了一系列先进的医疗科技产品。随着在中国全维升级本土智造和端到端能力,未来苏州产业园将继强化本土人才培养及行业共建、加快本土创新协作,进一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升级,助力中国医疗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



图片

强生医疗科技苏州产业园外科与心电生理工厂扩建中


经过近二十年深耕

强生医疗科技苏州产业园

已发展成为

企业在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产业园


图片



除了此次外科通过搬迁实现产能升级,该产业园内正进行外科与心电生理工厂的厂房扩建,将在现有生产规模基础上新增现代化绿色厂房,建成后计划增设多条高端智造产线,用于生产外科吻合器、射频消融手术设备与耗材等创新产品。竣工交付后,外科与心电生理两大业务将共享智造车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柔性能力,实现提能增效。


图片


外科工厂开业以来

持续带来了高质量的外科解决方案

交付了系列创新型外科产品

满足中国市场所需

并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注入了澎湃动力


图片

新一代抗菌薇乔可吸收缝线已服务国内超千家医院


新一代抗菌薇乔可吸收缝线

(VICRYL® Plus)

于2021年下线交付

并迅速推进本土化量产

现已服务国内超千家医院

↓↓↓



作为首款中国智造含三氯生抗菌涂层的外科缝线,其凝结了强生全球创新智慧与中国智造领先技术,有助于抑制缝线上细菌定植,帮助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风险、造福病患。该创新产品的尖端智造工艺引入中国并于苏州投产,填补了当时国内含三氯生涂层抗菌缝线产品生产领域的空白,助力苏州医疗健康产业的升级。




凭借一体化综合能力

今年2月

外科工厂生产的超声刀

HARMONIC® 7s上市

↓↓↓


其创新性地内置智能芯片,专有的自适应组织算法(ATT)助力在术中实时调节能量输出,高级止血模式能凝闭7毫米及以下的血管。


图片

超声刀HARMONIC® 7s于今年2月上市以来

已全面量产服务临床


作为强生医疗科技苏州产业园的首条超声刀产线,其从客户下单到交付产品的整个端到端供应周期大幅缩短。目前HARMONIC® 7s已全面量产,陆续服务全国超过八个省份的医生和病患。







▲文章来源:苏州日报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医疗器械创新网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回/顾


,新总裁“五一”到任!



返回列表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